毕业返乡后,这个内蒙姑娘把草原生活拍成了一部千集连续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奔波儿灞
约定采访的那一天,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是零下10℃,一片白雪茫茫的景象。牧民们在被热炉烧暖了的房间里醒来,吃过早餐,就走进呼啸的北风里,开始一天的劳作。
在电话的另一头,乌音嘎笑着说,这算是比较暖和的一天了。
在成为短视频博主的第5年,乌音嘎仍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介绍家乡。她的镜头之下,草原的生命力始终是蓬勃的坚韧的,即使是在万物收藏的冬天。
你会看见苍茫大地上,羊群向着落日余晖奔跑,牛群在冒着热气的饮水槽旁打闹,盘根错节的大树底下有积雪也有流水潺潺。与此同时,家家户户正在准备冬宰,卧足过冬乃至来年春天要吃的肉食……
这些平淡又鲜活的日常,都是乌音嘎的创作素材。自2018年1月7日,她在今日头条注册了账号“草原印象锡林郭勒”,视频连载至今已多达1728集。
对不熟悉草原的人来说,草原或许是远方的诗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稍显单薄的想象。
但对乌音嘎来说,草原从来不是远方,也不止一面。
01
忠实于自然
第一次点开头条号@草原印象锡林郭勒,你或许会有些不习惯。这个账号下的视频大多不讲究精致的构图,画面不时晃动得厉害,像是随走随拍,又像是担心入镜的人发现镜头的存在而不自在。
文案上也别期待有密集的金句输出,五分钟左右的视频看完,最后可能只会记住一片爽朗的笑声,草原上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五年来都没有换过的片头曲和背景音乐。
至于乌音嘎本人,什么衣服方便干活就穿什么,不会为了展示民族服饰,而特意穿上好看的蒙古袍。第一年就在穿的蓝色条纹毛衣现在也还是出镜的“常客”。
大多时候,她都是素颜出镜,偶尔甚至脸都没洗,或是因为一起床就要忙着喂羊羔,又或是草原上的风沙太大,洗了也是白洗。
头条号@草原印象锡林郭勒 主页上的1700多个视频,从头到尾,都忠实于乌音嘎的审美:真实,自然。
这是入行之初,她给自己定下的原则,只拍当下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拍摄才去做某件事,演某个情节。也正是这种不加矫饰的记录方式,让乌音嘎的作品多了一份粗粝的美。
牛粪是居家的燃料,羊粪是农场的肥料,秋天打的草是过冬的饲料,做完奶豆腐剩下的酸水则是牛羊的饮料,从草原收获的一切,竟没有一处是可以浪费的。
大自然的馈赠也养成了草原人的淳朴、热情的性格。你帮我从市场里拉回一车大白菜,我就帮你腌上一年份的泡菜。只要你需要帮助,每个人都可以放下自己手头上的活。四季的流转就这样藏在无事发生的每一天,以及无数多的生活细节里。可能是一场雨夹雪,冬天就来了;也可能是一场风裹黄沙,春天又到了。02
不需要勇气
在大草原长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几乎每个内蒙人都有被问倒的时刻。那些奇怪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你们那没有公路吧”“是骑马上学吗”“高考会考射箭吗”“水管里流的是牛奶吗”“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发生在乌音嘎身上,更不一般的提问是:“你们也吃西红柿炒鸡蛋这类家常菜吗?”那是2013年,18岁的她第一次走出草原,到800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读大学。新生军训时,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学从她的蒙语姓名一路追问到西红柿炒鸡蛋等细节。最初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乌音嘎总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理解她所熟悉的生活有什么新奇,跟其它地区的同龄人有什么分别,明明很多体验都是相仿的。但提问者那显然不是开玩笑甚至有些认真的语气,让她意识到,外界对她的家乡锡林郭勒的认识还是过于有限了。03
渺小却强悍
回想大学时期,被老师问及毕业后要从事什么职业,乌音嘎还记得,当时周围大多数同学的目标都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有她一个人的回答是:成为一名记者。只不过这个理想随着考研失败夭折了。虽然兜兜转转没能走上最初设想的道路,但她最终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见证家乡在时代浪潮下的变迁。
如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车,当颠簸难行的土路置换成了水泥路,他们送孩子到县城上学只需要40分钟,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牧民们不仅从蒙古包、土房子搬进了更宽敞明亮的砖房子,也引进了各类现代化机器,不断改进传统的畜牧方式。
(本文转载自“南风窗”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这位医生为70余万头条网友讲解肿瘤知识